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二维码
 
    
    
這只独立特行的“乌鸦”

蒋述卓

作家王小波曾写有一篇著名文章,题目叫《这只独立特行的猪》,批评家夏中义评说自己时也取题为《瞧,这只独立特行的鼠》,我如今来评说林若熹,从他的个性情趣和价值取向上观,我觉得只有用《这只独立特行的“乌鸦”》才能最恰切地表达我要评说的涵义,就顾不上摹仿与跟风之忌了。“黑乌鸦”是林若熹在读大学本科时同学们给他取的绰号。那时的他喜着黑衣,沉默寡言,且独来独往,一心埋头在他执着的学画生活中。这只怪异的“鸟”毕业后意外的留校,又意外地获奖,还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去开了个展。经过六年“琴房”(他留校后所居的狭小空间,原为艺术学院学生练琴的房子)的刻苦磨练,又经过四年博士课程的蛰伏修习,这只“乌鸦”又将再次起飞迈向新的征程了。小林的独立特行,首先在于他喜欢思,喜欢追问。他喜欢读书,爱好面还挺宽,除专业书外哲学、宗教、文学、民俗之类都略有涉猎,而且还想去跨学科实践一番。比如他在他的画里渗透进许多对时间、对永恒、对自然的哲理追问,有的还表现出他对孤独、交际、青春、爱情的焦虑感:他的画里会经常出现一只孤单的鸟,甚至是一只具有金色羽毛的鸟,也会在广袤的原野中出现一只象征孤傲的美人蕉或者一枝芰荷。在他觉得画也难以表达他的某种思想与追问时,他甚至还会赤膊上阵,玩起将现代诗配画的游戏来,出一本诗集来直接表达他的思索:他玩绘画的技法探寻,也多出于他的善思多思:他尝试着在花鸟画、山水画中用撞粉、撞水法去超越传统,又试探着用现代设计的技法去提升国画的装饰性,还从用矿物质颜料的摸索中去寻找如何超越传统青绿山水的路径等等,不一而足:他选的博士论文选题也是出自他的真实追问,就是对传统国画中“线”的民族基因、原始功用、基本审美原则、美的境界的创造等总之是“线”的美学意志的思考。小林的独立特行还在他的喜欢折腾,在看似怪异的折腾中充满着活力,彰显着个性。小林并不是不爱说话,遇上他喜欢做的事、议的事、感兴趣的事他会发表言论滔滔不绝,甚至连人家插嘴的机会也没有。而碰上他不喜欢的事与场合时,他会静静地坐在一边默默地听,默默地看。但在他的生活中,他却有不断翻新的折腾。南华寺成立1500周年纪念,他去帮助寺院策划出纪念书画集:朋友的楼盘成功了,他会在小区内开画廊和各种艺术展,以他的行动推进着高雅艺术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他还会搞搞装璜设计,将现代的设计理念展现出来,其中的“汇豪社”就是他与几位同道一起进行的融艺术与饮食、休闲、娱乐于一钵的某种新理念的尝试。他并不只耽于画画,只满足于画画,他需要在不断的活动中吸取各种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要在将要开展的下一轮活动中去证明自已的进步。于是,我看到他在写完博士论文之后又出版了一本《解读传统》的专业理论书,又看到他在将完成对线的意志的研究之后又转向对“没骨”的研究。如今,他又在蕴酿着在北京开又一个新的画展,并力图在新的个展中实现对自己的超越。他没有时间闲着,也无更多时间与人交流,连与人家约定的事情也只有在突然间记起来才匆匆打通电话将事情急忙安排妥当。他只好属于独来独住了,像一只孤单的飞来飞去的乌鸦。小林的独立特行使他获得了画绩的丰收和别人的羡慕。来自潮汕人文之地的他毕竟是聪明的,极有灵气和才华,但我认为他的成功更多来自于他的执着追求与扎实基本功的训练。执着追求是他坚韧意志的表现,一个聪慧的人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是难以成功的。这是他成功的关键。试想,他为了考进美院,竟然是五年屡败屡战,在第六年才叩开美院大门。但这六年,多磨练人的意志,又训练了多少基本功!知败而才发奋,知难而才刻苦,他在大学以及留校以后的对基本功的重视是可想而知的。刚留校时教研室组长吩咐每个老师画100张线描写生稿,别人没有完成,惟独他完成了,且大大超过。在他遭遇爱情滑铁卢之后在“琴房”中“养头发”期间,他仍然一边沉思一边埋首画画,等头发养成,画也上了一个新的层次。那段“养头发”的时期使他对悲剧、对人生意义、对美有了更深的体验,而这段体验也为他后来形成的独特的美学旨趣(偏黑、偏冷、偏梦幻、偏忧郁,又力求在压抑的环境中追求光、亮、白,以期实现某种超越)是极为相关的。对基本功的训练是他成功的基础,因为他有了脚踏大地的实在感,这种实在感加强着他的自信,加上他的不断进取(我宁愿将他的喜欢“折腾”理解为“进取”),就可以不断获得新的进步。如今,这只独立特行的“乌鸦”又将飞腾起来了,他的再度进京开个展又将给人带来什么惊喜呢?或许这只“乌鸦”将蜕变成风凰了哩!我乐观其成。

(蒋述卓: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联系地址: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15栋103房  邮编:510250
版权所有@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粤ICP备18159919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