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二维码
 
    
    
1991年1月湖北美术院《林若熹画展》开幕式及研讨会采访录音纪要

开幕式:主持人魏扬

研讨会:主持人鲁慕迅

周韶华(著名艺术家、评论家,湖北文联主席):今天开幕式我感觉很轻松,我们都是同行,林若熹同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他的艺术的确很吸引人,追求空灵,追求神韵,是中国艺术的特色,入诗入画,有一种朝气的感觉,这在广东青年画家中是很可贵的,因为他就是他自己,对广东画界,大家都知道,但他有他自己的独特风貌,不是模仿岭南画派,我觉得很可贵就在这儿,可以说他在中南五省的青年画家之中,也是优秀的。他的展览将给我们湖北献来一束鲜花,对我们的中国水墨画创新很有启发。我相信他的展览肯定赢得很多观众,会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祝他的画展取得圆满成功。冯今松(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刚才韶华说过,我很同意他的看法。作为林若熹来说,他是一个青年画家,他的艺术生活植根于广东那非常肥沃的土壤中。他吸收了我国以及海外许多从事水墨画好的东西,比喻撞水撞粉很清新,对我省国画也会起一个很好的促进发展的作用。当然我们兄弟两省之间画家互相学习,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样,这次展览会在我省取得好的评价,取得成功。

邵声朗(湖北美术院教授):林若熹的展览刚才大家都看了一下,我看大家都跟我一样肯定有很多感受。我是很喜欢林若熹的画的。我搞这一行混了大半辈子,我的年纪不小。传统,传统没钻进去,出新又出不了。小林的画对我促进很大。首先感觉小林很有才气,但我认为才气是次要的,没有才气也不行,但全靠才气很难搞出东西。刚才开幕式上老周、老冯讲得非常中肯。我看小林的画感觉越来越好,他是以大自然中某些东西为题,但是他发挥他的神韵。这种神韵,有神有情。搞点传统技法这对教学来说还可以办到,但要有神韵并不容易。我今天来,深深地感到高兴,从年轻一代而感到身上有压力。我想,像我们老一辈要向年轻人多学点东西,而不是想到他们未成熟。周韶华:林若熹在学校时基本上是受益于岭南画派的教学,广州美术学院基本上是中南美专的骨干,所以老一辈和我很熟。岭南画派先辈成就很高,岭南画派接班人也很有名,高剑父、陈树人、关、黎都作了贡献,现在的问题是要发展。现实的问题是写实不深入,又不像欧洲安格尔那种写实,要写实就要写实到家,要么就追求中国画的笔墨神韵。然而笔墨再现又显得粗糙。笔墨神韵又追求不够。我以为作为岭南派的继承人要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一者得其一,在整个中国它的后继人才能跟得上来。当然岭南画派很明显在教学上有一套体系。他的画很明显受这套体系训练过的,但我觉得他很可爱的是,他跳了出来,大画小画都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小画很好,但在大画上,加一只小鸟,又用岭南派写实方法,就很不和谐。这就是不足。我想你如果跳出来的话就要彻底跳。这是就大画而言。但那小品画很精致,我觉得小品画是东方艺术的一个宝贵特色。我们讲究传统,是一种诗的化境,这种有秩序的类似音乐和声那种和谐美的东西,恐怕是东方艺术的特有风采,你这样把握传统是很好的。我看你的画很有希望,这几年广东出现了一批有才华的青年画家,很有作为,一代一代地,有很多新因素,在画面出现了。广东是一个新型的开放城市,港澳台同胞多,跟画商接触给画家带来实惠,也给艺术带来不利因素,我看你还是能掌握自己集中精神搞艺术的,追求艺术境界,这种深入到艺术的化境,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看了你的画我很兴奋。

樊枫(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刚才看林若熹的画展,给人耳目一新在中国画上的确是在创新。创新多年,很多人都在创,大家都在完善自己,所以我感到他的画正是新。刚才周老师说他的画是在一种境界中,这种境界是在一种情感上。我认为,画画还是要有好气氛,要把读者拉入你的氛围里面,所以林若熹的画展,这方面做了相当的努力,正像周老师所说,在广州像悠这样对艺术追求的人不多,像这样的艺术追求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另外,我感到我们年轻人往往凭自己反应快,手法多。平时在画画中,训练很多手法,于是画画就这也舍不得丢,那也舍不得丢,总想在画里面,如何运用各种手法更好地体现自己。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有时你越想去运用多种手法,却往往掌握不住一个事物的中心,我感觉林若焘的画基础很好,有很多手法,使人看后感到不寡人,但怎样把很多手法运用恰当,还是一个问题。往往有一些老练的画家认为我这也能画,那也能画,但最后还是一点也没画成,所以我觉得还是“择一而从”、“抱一而论”,一定要在一点上去拼命追求,在一点上既看到他是统一的,但又是变化的,丰富多样的,这样才能使你的画显得丰富多彩,变化多样。

魏扬(原湖北美术院副院长):今天看展览谈点感受,看过以后第一感觉年轻人生气勃勃,才,情,韵表现得比较好。在画面上体现作者的画给人看后有审美共鸣:第二感觉,前面同志谈到,岭南画派成就很高,现在看来我觉得还是要继承。一个地区形成一个流派是不容易的,但在这个基础上还待进一步发展。看这画展后,觉得还是要继承,同时,在这继承上还得有一定吸收,吸收北方南方,这吸收还要适应现代人的心态,但现在处在八、九十年代,一定要有进一步发展,继承传统,利用、发展,广泛吸收各门派优点经验:第三感觉,这几年画界发展很快,特别是山水画,但整个倾向是注意艺术语言的锤炼,符号的个性化。我觉得这也符合艺术发展规律,更符合艺术探讨,我觉得这个展览在这方面做得好。各方面的探索,各方面的吸收,使自己进入这样的领域,很可贵,我希望他今后发展更好更快。有更大成就。

易至群(海南大学教授):首先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我也是广美出来的,但很多年没有回去,对于广东画的面貌只是从刊物看到,真正看原作机会不多,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确实是岭南画派的嫡系。我们那时是黎先生、关先生亲自上课,当时他们还年轻。我们写实基础是比较扎实。我们那时当学生很狂,认为黎先生像希斯金,当然还不是贬低老师,希斯金比较模仿自然,接近自然,我看黎先生的画到现在还保持这种风格。但我们做学生的已不满足这些。艺术上太接近自然,初学应这样。凡是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感谢老师的就是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扎实的造型基础,回过头来想一想,得意最多的也就是这些,一旦走向生活,视野就要开阔,艺术道路就不能这样走。今天我看这画展,我感到很高兴,感到他已跳出这一客体束缚,开始了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感受。我对岭南画风已淡忘,但老师的恩情忘不了。艺术道理很宽广,任凭一个有志气的艺术家驰骋。回到湖北我感到很幸福,我们这里有很了不起的楚文化。我也是在前辈艺术家的启发下学得许多优秀传统。最近去江陵一趟,感受很深。东西文化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希腊文化达到那个高度很了不起,但楚文化从美学的角度说远远超过希腊文化。这并不是贬低希腊文化。像希腊石雕建筑,人物始终没有跳出自然客体对艺术家的诱惑,它成就高,但还是艺术的奴隶。但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去希腊朝圣,我认为两千多年前希腊人取得很大成绩是了不起,我们楚文化仅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东西,就确实己很了不起。我觉得应大力宣传,让世界知道我们中国长江流域有了不起的东西,让世界各地的人来这里朝圣。我感到回湖北很幸福,有这么好的艺术摇篮哺育自己,所以我觉得应像小林从岭南画派吸取营养那样,从楚文化中吸取营养。他在广东青年画家中很有灵性,很有追求,我自己恰好喜欢画大画,一画大画就空,所以应像小林多画小画。回去广州代我向老师们问好。皮道坚(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美术研究所所长):看了林若熹展览我很激动。他的画我很喜欢。他带来一份浓烈的南国气息。前年我去过广州,接触一些广州国画界朋友,觉得很遗憾,没看到什么东西,今天看到展览后很吃惊,我觉得林若熹的画有清新之感外,还有那种对自然观念的感受,是一种我们东方人对自然的亲切的感受,因此我很激动,我由此想到一个问题,有些人打着新文人画的旗号,反驳新潮美术,新文人画基本上是古代传统绘画的延续,没有创新,由此我想到真正有个性的艺术家在潮流中是不会被淹没的,淹没的只是那些个人意识不强、创造力不强的艺术家。林若熹的画展表明他在这几年的艺术潮流里找到合适他的一条路。这选择是很有眼光的。这一点我很同意:大家看到他的画继承了岭南派的传统,他对技法有很多探求,像撞粉、撞水的运用。岭南派对西方水彩技法很早吸收,岭南派清新活泼这方面他都吸收,又没有停留,而是大大进了一步,对传统吸收很深。再比如那些小画,我觉得和宋人小品给我引起的激动是相同的。另外在画面构成上,留有空白,在历来中国画中讲究留空白,给画贸有余地,画外有画。另外是满,但满又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我觉得这就了不起。在岭南派基础上他吸收了很多,包括现代艺术,观念上他都把它消化融合。所以我觉得是对我们的一个很大启示,前两年我们闹新潮时,我们感觉广东和北方不一样。前天小林和我作过一场谈话,我觉得我现在的观念有些改变。真正的现代艺术必需要经济开放,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生活提高,审美提高,这样才能产生新的艺术审美,所以目前看,广州有希望。当然开放也有问题,人的价值观也有变化,商业绘画、金钱对艺术家有冲击,同样对艺术家也是一个考验。林若熹经受了这样一个考验,能执着地在艺术上追求,不为外界干扰所动,这种定力是需功夫的,另外,我还有个体会,做功夫是多方面的。我觉得在艺术创作时应不怕犯错误,但在画面上不应犯错误,这可能对我们有一个新结果。如果怕错误,画不可能有新的东西。如果最后画面效果出错,那么试错就没有意义。林若熹这方面有吸收有排斥。从湖北来讲,的确需要画家沉下来,沉下来才有感受,才会有一些自己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不知觉中就会出现。这就需要不断试错,才能确保感受的良好表现。

函园(原湖北美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室主任):我喜欢林若熹的画与我个人偏爱宋画有关系,他这种对画面处理办法的技巧老辣、成熟。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是,如何来看你的画面,你的画面如何处理,这些在理论上不太好谈的东西,在画时也不太容易。稍过一点又俗气,不够又粗了,可是你能把握画面并非常精到,产生感人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一个画家还是应该如何回到他的画面上来,如何更完善地处理自己的画面,当然,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林若熹的画,前辈同道都很喜欢,我想作为艺术仅仅就这样还不够,如①是如何把画面处理得更完善:②是如何使画面促进当今艺术发展。很多艺术家创造很多精品,给我们带来一些精到的东西。传统技法上,我们看到文艺复兴时期之三杰,他们的技巧是无可挑剔的,超过了当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所描写对象是当时时代的。比如描写圣经、宗教,人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他们的画都是人们感兴趣的宗教氛围。那么我就觉得林若熹的绘画技巧已成熟了,已达到一个可发挥其才华的阶段,作为一个当代文化中心之人,还是应关注当代文化中心之人感兴趣的东西,那就应把人们感兴趣的东西与当代文化艺术敏感的东西混合起来。那么我觉得林若熹的画就能够更受到欢迎,更容易被历史留下来。

徐邦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这次展览等于是广州**武汉交流,有人说林的画是岭南画派,我看很难说。这几年广州开放,艺术空气比武汉活跃,展览多,买画比武汉多,当然也不乏去那边卖画的。我相信在广州美术学院他是画呆子,埋头画画,像他们这一类的年轻人不顾商品化干扰,潜心艺术还是蛮多的,广州信息多,交流多,南来北往,所以」一州搞艺术还是很有希望。尽管商品时代讲究金钱,但还是有人甘愿清贫搞艺术,我觉得林若熹在这方面是可贵的。

虞小风(中国指画研究会会长):我的看法是他具有开拓性,整个画面,风格技巧、手法不定。我感到他个人风格还没有完全形成,从效果手法看没有完全形成,但有一种清新感觉,内容还是不错的,与南方绘画有联系,但有粗犷博大的东西与南方不同。大写意画得好,工笔也不错,画得那么细,利用了一些新的肌理效果。大画不如小品奸。你的画与画之间拉的距离很大,但我看刘万年的作品觉得他有他的手法,人与人的创作手法不同,不管什么效果,做的也好,都不容易,但他的画面线用的少。大面积,肌理效果形成自己风格。而你的大画一看很有气势,细一看不够好。但在工序上还有一套,游刃有余,这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易至群(海南大学教授):刘万年很大气,能从西藏看到的大山大水,用大面积肌理在画面上充分表现,但是看多了,就有点视觉疲劳。可是看了林若熹的画就显得耐看,比较回味,特别是个展。有些人搞个展看一张就够了,包括大画家的个展,何必拿一百张,几千张?比如陆俨少个展,看一张就够了,何必劳民伤财!我觉得林若焘不应过早定型,他还是比较诚实的,我想大器晚成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必要把自己盯在一个形式上,比如把自己盯在岭南画派上,这样容易迂腐,应扩大他们精华的东西,所以不应圈成一套。他的优点是不停地探索。我不熟悉他,只是看到七届美展的作品《春夏秋冬》,我想这次展览,会不会就是那些东西呢?后一看不是那一套,从七届美展到现在时间只有两年,两年就有这样的成绩,精神可贵,有很多年轻人画得很老气,再跳也就那两下子。而他年纪不大,我觉得这是他的优点。

张隽先(著名画家):岭南画派的画我看的不多,我在北京看过一次。从个人来说我不太喜欢,而且感觉他们的画在中年已很少发展。我那次看展览大概有三百幅作品,首先感觉千人一面,再就看到广东中年画家对岭南画派继承多发展少。看了林先生的画,我很喜欢,①他的画有浓烈的南国风味。②手法多,这点很有好处,可能在画面处理时有更大活动余地。但不适于盯在一点上。③再一个是他生活在南方,但又不被南方画风所拘泥。

鲁慕迅(湖北美术家协会顾问、深圳市谷风画院院长):m峩斑得艺术家的心是相通的,既不受地区的限制,也不受年龄的限制,对于我来说,我比他大二十几岁,但看了他的画后深深的感动了,大家发言也很中肯,艺术家之间、同行之间,在这里交谈看法,不是一味恭维。大家谈了奸的一「面,也谈了不足的一面。他的长处是手法多样,但一个作者必须在艺术面貌上有自己的稳定性,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此之前也曾有考虑。我这样认为:一个人过早定型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年轻人在吸收好的一面时,在各方面去探求尝试,我觉得有好处,过早定型对青年艺术家成长发展不一定好,年纪大的同志在这方面恐怕也要注意这问题。我觉得有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自己的感受入手,有什么感受自己就应抓住,尊重自己的感受,比较有效来发展自己感受。因为一个作者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对象有不同感受,他必须有更多方法,这样才能运用自如。从这个说,林若熹的手法多样还是必要的,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同意,大画不如小画的意见。这恐怕与功力、熟练程度有关系。因为每种新的办法运用起餐可能不那么得心应手,当然总是用一种办法或两种办法是容易达到非常熟练,画起来自由、轻松。而多种方法尝试,在熟练、自由、轻松这方面可能差一些,但我觉得他才二十八岁,画随人老,到达一定年龄,他自然会有那种境界。这方面大家提得很中肯,相信林若熹也会去仔细考虑,吸收正确的,去掉不对的。

联系地址: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15栋103房  邮编:510250
版权所有@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粤ICP备18159919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