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二维码
 
    
    
线性

林若熹

全国美展至今已办了九届,中国画的发展变化是有目共赌的。但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白描画却令人担扰。第九届中国画展唯有一张白描画:马自强的《青玉米》。以白描画为主加点彩的还有黄柔昌的《爱心》、刘正洪的《我们万众一心》。这并非偶然,下面是六届至八届全国美展白描画的统计情况。

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白描作品:叶浅予《维吾尔人》;陈振国《詹天佑》;王孟奇《三口之家》, 张宏宾《老舍》

第七局全国英展中国画白描作品:欧治渝《七君子》,杨悦浦《五主席图》黄耿辛,《高原盛会》

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白描获奖作品:冯远《屈辞赋意图)),岳海波、卢冰《齐香名贤图))

呜呼!白描画的气数不应如此。它的《八十七神仙图》还是我们的国宝呢?“白描画作为中国画的艺术的最高体现,有过何干辉煌的历史1而今在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多元审美领域里,它那朴素高洁的审美价值却被遮掩了。/白描画,魂兮归来!(《线的意志一一白描画论稿》林若熹)

我想这不仅仅是白描画自身的问题,还应透视出民族文化问题。因此,在专论九届全国美展专样中就有《线性》拙文。

每种文化都有其基本特征,现代德国哲学家斯播格耐认为:埃及文化是“路”,例如埃及金字塔的雨道。希腊文化是“立体,例如希腊的雕像。近代欧洲文化是无尽空间”,例如近代欧洲油画家伦勃朗的风景画。以上三种特征都是取之空间境界,而他们最具体的表现是在艺术上。那么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认为是线,在艺术上具体表现形式是白描画。

西方画家是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地球是四维的(立体、动态的)有消失点的。中国画家是站在地球之内看地球,地球是二维的(平面的、静态的)无限的。古代圣贤就是面对这二维的整体,思索反省自身,达到对“道”的观照的境界。这种境界历来为中国画家所追求的,由于这种境界最神秘莫测,最不带常规性,也是最本质,最能体现宇宙精神的,从而使中国画不是以实验形式出现,而是以经验自居,合理外推。这与西方印象派画家莫奈早、午、晚三时写生同一风景至十多次,刻意实验态度不同。由于是二维使得空间与时间不能分割,时间的横线与空间的直线构成我们二维永恒的宇宙观,由于是站在地球之内,空间渗透着时间节奏,它对外物的观照就不存在视点定位的问题。因而是散点透视的。跟西方焦点透视迥然不同,所以中国画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等都是在这二维的空间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既往返,心也吐纳”,以达到‘澄怀味像”这种流动的、有节奏的全方位的视域。能够于二维无限空间截取有限,于有限中延展无限。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是向无边空间作无限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玩味无限,感悟无限,点化成音乐,升华出舞的空间,于是就有“绘事后素”,“分朱布白,、“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与伦勃朗的无尽空间”,大异其趣,也与现代西方观念艺术的“无题”、“白纸”不能在同一层面上谈论。

艺术的“空白”,特别是“舞”在宗白华那里明显是所有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他是在几乎是王国维的专利的‘境界’,说里提取的,他按人与世界接触的不同层次,把境界分五种: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他认为在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藉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内体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这境界带有中国文化的道、玄、禅的味道。他把老庄哲学加以贯通,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他把诗、画、乐、舞各个艺术门类贯通,他指出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种解依磅礴需要空间供他活动,于是舞是最直接、最具体的自然流露。由飞舞的空间联想到艺术上的“空白”的意义。

可以这么说中国画的精神所在就是空白。在经营有形的同时就是在经营无形(空白),从而产生意境。通过画面的有形去解读画面的无形(空白)。反过来说,经营无形就是对有形的最深意的表达。线是无形进入有形的最基本手法,也是有形与无形的分界线。中国画的造型是以线为主,中国画的线最典型表现形式就是白描画。线的形象是二维的(平面的),因此它的面上形象只能是空白,只能通过舞的轨迹才能得以传达。这种通情、通理、通象的表达就要求读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去玩味、把赏。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动物对色彩有各种反应,但动物对线是无法做出反应的,因为线是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的,具有主观性的形式因素。这一大特点使线在造型语言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也使我们明白古人写生是心写,把室外的自然感观的景,通过心在室内传达于画面。跟西方的对景写生完全不同,我们的色彩光的来源也是心源,而不是西方的自然界的太阳。这跟我们的文论的感物是相一致的,不难看出,我们的色彩是表意的,为了达意的最佳效果,色彩表现得更为纯粹,更为单纯,因为任何微妙的变化都会减弱强烈的意,太多的色彩反而不知所云。这大概就是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吧。也因为此,水墨画简直就是老子的“见素抱朴”,观的体现。而白描画更能符合虚静空明的“道之美”,也更能表现空白与意境关系。

当然形与色在中西方只是关注的角度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能走到彼此的角度,那时沟通是必然的,事实已让我们感觉到了,接受美学的“空白”,蒙德里安的平面效果就是最好的例子。但相同的角度并不一定得出相同看法。因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 景,甚至种族基因。正是这样,才形成了中国文化是线性的特点。最新科学证明,人类最长的基因链是中华民族。这是人类目前为止最为宝贵的东西。这种物理上的线性,应是人类意志最深层的底蕴。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传统文论中的“诗言志”几千年从未断过;古诗词的格律、对仗、押韵的魅力犹存;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建筑还在演绎着。中国科学也同样是线性的,我们把中西方科学发展史用图表表示,可以看出西方是一条落差很大的曲线,而中国却是一条缓慢斜线,我们的四大发明是相对于西方的中世纪,我们现在的落后是相对于西方后工业革命指数复数的增长。其实从自身看,我们从没有那么伟大,也没有那么落后,因为我们的科学是一条向上略为顷斜的直线。中国绘画史更可简言为线的发展史。

线是属于精神性的。南齐画家谢赫总结作画方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传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中国画则重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也就是则重于精神性,而西方是则重于“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由此,又比较出中国画重主观的、精神的、艺术的方面,西洋画偏重于客观的、形式的、科学的方面。科学光学的发展,使西洋画有了印象派,使西洋画色彩有划时代的变化。解剖学的发展使西洋人体画得到长足的拓展。而这一切都没有直接影响中国画。这应是线性使然。

最后我用个有趣的例子结束拙文。关于伦理道德,在西方作为伦理道德的典范是爱情,而中国却是孝悌。爱情是属于主观的、壮烈的、感性的,孝悌是属于自然的、朴素的、理性的,爱情是人生方方面面的闪光。而孝悌是人生方方面面的线条。在这一点上,伦理道德的线性难道不是中国文化的一条线条?

己卯年秋于晓港竹舍

参考书目:

(1).《美学散步》宗白华

(2)《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灌耕根据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编译

(3)《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佛克马、蚁布思

(4)《林若熹画集》(白描集)林若熹

联系地址: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15栋103房  邮编:510250
版权所有@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粤ICP备18159919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