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二维码
 
    
    
在艺术史中寻找当代表现方式——浅谈林若熹的白描花鸟艺术

黄专

8年前,我在为林若熹写的一篇文章中,曾将他归为传统语汇的转换派,即他的艺术旨在通过研究传统语汇去演绎出一种适合现代的表现方式。8年来,林若熹并没有改变他的艺术初衷,在风云变幻的中国画坛,这种执着和真诚的艺术态度本身,也许就已经说明了这种艺术方式的价值。

近年来,林若熹艺术实验的一个具体课题是白描画,和他所奉行的艺术宗旨一样,这种兴趣显然也不仅仅是纯粹技法上的,事实上,从林若熹的“线的意志—白描画论稿”这篇文章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是以历史的范畴来视白描艺术在实现中国画的现代转换中的可能性价值。

林若熹的白描花鸟艺术首先来源于扎实的技法功底,这种功底既是他长期的传统课徒临摹训练的结果,更是他对中国各种流派的线描成就长期钻研的结果。林若熹的白描艺术不囿于一宗一派,六朝的古拙超逸,唐风的灵动遒劲,院体的端庄典雅,民间的朴实厚重,他都能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形成了他自己白描画风中优雅明快,以小寓大的个性基调;林若熹白描花鸟艺术的第二特征是它的综合性,他将白描理解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而不单单是一种技法或画法。他的白描花鸟虽然从体格上源于北宋体小品,但他大胆地采用正方构图,在布局上将传统院体的精谨臻密与现代形式构成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作品既得中国传统花鸟小品的神韵,又兼有现代情趣和意境。尤其在运线布白上,他既考虑了物象自身的质感特征,又兼顾中国绘画的笔臻表现。无论是行云流水般的花鸟,还是抑扬顿挫的岩石,他的运笔都有入木三分的功力。在把握布局运笔的整体关系的基础上,林若熹还注重了题款和印章在构成画面意境上的功能,他的题字从魏碑中来,古拙沉重又富于变化,与画面流畅典雅的用笔和开合得体的构图相得益彰,使一幅幅小品也有了体大思精的魅力。

林若熹是一位学院型的画家,如果我们将“学院”理解为一种严谨的研究态度而不是一种僵化的绘画技法或流派的话。林若熹并没有受到中国画坛各种新流派和新潮流的诱惑,他执守着自己确定的艺术目标,期望在中国艺术史的那些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寻找到一些适合当代表达的因素。我们可以对他的艺术实验方式提出异议,但我们不能不钦佩他对艺术的真诚和理性的态度,而在我看来这种态度正是崇尚时髦,追逐即时生效的中国画坊最为缺少的东西。(《南方都市报》格调周刊·书画艺术15

(黄专:广州美院美术学系教授)

联系地址: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15栋103房  邮编:510250
版权所有@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粤ICP备18159919号   ALL RIGHTS RESERVED